Tuesday, March 13, 2007

将人道问题政治化 – 谈安倍对二战慰安妇的立场

[+/-] show/hide this post

AN: Wrote this a while ago for a newspaper. Since it is not published, I'll post it on my own blog.

近日读到安倍拒绝“再为慰安妇道歉”的报道时,不禁感到好奇。毕竟,日政府在1993年的“河野谈话”中,已经以非常明确的立场承认日军“直接或间接的地参与了慰安所的设置、管理以及运送慰安妇”。并且,安倍上台后,外交上不断与亚洲国家,特别是中国,靠拢,在此时发表如此伤害亚洲国家感情的谈话,实在不合情理。

安倍左右为难 幕后黑手美国难辞其咎。

在网上搜索有关报道,进一步了解后,才发觉此事必须追朔至美国于1月27日的一则新闻。

有关报道指出,美国会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声明,准备提交议案,谴责有关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强迫亚洲妇女充当“慰安妇”的行为。

于2月9日,日本则传出自民党“思考日本前途和历史教育”委员会要求修改“河野谈话”。一名众议员中山泰秀甚至声称:“即使有慰安妇,也不可能有随军慰安妇。”,并且要求安倍内阁为“河野谈话”做出新的注解。

而3月1日,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首相官邸回答记者提问时声称,日军在二战期间强迫亚洲妇女充当"慰安妇"的说法缺少证据。4日,安倍助手、政府发言人世耕弘成则表示,首相仍然继承承认日本政府强迫亚洲妇女成为慰安妇的“河野谈话”中的精神。5日,安倍告诉国会,即使美国通过决议要求日本,日本也不会再次为二战征调慰安妇道歉。

一连串事件观察下来,不难发现其实安倍看似前后矛盾的谈话,正是安倍内阁在受到内部右翼势力以及国际舆论两面压力下,模棱两可的反应。

而美国在日本全面向亚洲靠拢,中日民间印象逐渐提升的前提下再次挑起这一块心病,给人的感觉则是居心叵测。

日本右翼“爱国”心切 “要面子”不识大体

日本右翼分子在这次慰安妇事件的表现,则是令人失望的不识大体。其实,他们爱国心切,急欲“纠正”日本国际形象的心态,很容易理解。但是否认历史事实并不能真正的体现日本的大国形象,反而引起国际社会的反感。

德国在二战后全面承认集中营的罪行,并且负起责任,从而赢得国际社会的谅解并且接纳,在二十一世纪重新成为国际间举足轻重的经济强国。

反观日本,被靖国神社,历史教科书等等无意义的政治措举缠绕不休,无法与邻国建立健康正面的伙伴关系,日本国内的极端右翼势力难辞其咎。

而这次有关势力又乘机借美国的压力大做文章,意欲再次“粉饰”历史,甚至误导国内民众,压迫安倍内阁,对日本本国造成无法衡量的伤害,若谴责以“为虎作伥”,相信也不为过。

人道问题被政治化 亚洲群众应如何面对?

无可否认,慰安妇是二战期间一种扭曲的现象,对亚洲妇女造成无法磨灭的伤害。对日本则是一项无法忽视的国耻。

这样的一个课题,难免在两方的民间留下难解的心结。而这样的心结,则难免被政客们拿来当着筹码。

笔者认为,将这样的课题政治化已属不该,对受害者更是大不敬,若一再拿来当着政治筹码,则让人不胜其烦。

日本极端右翼分子一定会存在。与其集中抨击他们的负面评论,倒不如正视一些有良知之士正面,并且中立的看法。在2000年于东京召开的“妇女国际战犯法庭”已经判决日本昭和天皇有罪,而为这次大审判服务的150名支援工作人员中多数为日本人。虽然他们的服务并没有获得媒体的大力宣扬,但是其代表的日本良知的觉醒却是意义重大的。另一个著名的例子则是日本士兵东史郎。他于1988年出版了《我们的南京步兵队---一个召集兵体验的南京大屠杀》,披露了自己所在部队烧杀抢掠、强迫中国和朝鲜妇女充当慰安妇的残暴行径。甚至在以后的岁月里,在法庭上同日本右翼势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。

亚洲人民如果不正视这些有良知的日本人,并且给与他们正面的评价并且支持,而是笼统地责怪“日本”,则可能激怒一些本来温和的中立派,把他们推向极端的右翼。

反之,亚洲民众如果能够与日本有良知的人士合作,给他们的努力与正面的肯定,对于极端主义分子,则在正视历史的大前提下采取谅解的立场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日本与二战的受害亚洲国家,能够达成共识,找出一个既能正视历史,又能让日本“保留面子”的解决方案,然后化敌为友,打造一个共同的未来。